7月29日,天河区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记者发现上半年,天河区新增设立企业高达7.8万家,占全市新设企业总数的33.9%,增长103.2%,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是什么样的热土吸引如此多企业接踵而来?经济增长背后孕育了怎样的发展密码?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争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典范,天河区对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政务服务、投资要素、营商规则、科技创新、法治保护等5个方面,出台了28项169条改革措施,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天河样板示范”。
围绕“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天河区在去年“提速”的基础上,着重于在“提质”上下功夫,优化服务对象的办事体验。全面推行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建立“跨省通办”事项清单管理机制,推动更多高频民政事项和涉企事项纳入通办范围。推行围绕市民个人全生命周期与围绕企业进入至退出市场全周期的“一件事”主题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专业大厅设置“一件事”综合窗口。
天河区持续优化纳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试点的审批事项,总体审批时限压缩91.13%,所有事项100%可网办、100%实现“不见面审批”。上半年,天河区行政审批局业务量超19.64万件。1577项区级事项(不含政策兑现事项),其中依申请事项最多跑一次率100%、办事不用跑率96.75%;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91.68%、即办率76.84%。
天河CBD作为中国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广州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优质的公共服务则体现在楼上,以便利政务服务提升价值认同。例如通过强化楼宇党委在政务服务中的协调职能,在重点楼宇设置10个“现场服务站”,推广“首席服务官”制度,创新以朋友圈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三张清单”收集企业需求,协调各职能部门服务资源入驻,实现1794项政务事项楼上办、政务服务咨询楼上问,为楼宇经济提供一流政务服务保障。
此外,人才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要素同样配置在楼上,让商务区各类资源聚起来,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成为“标杆”。同时,天河区还将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推动广州仲裁委员会参与的亚太经合组织企业间跨境商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建设项目落户天河中央商务区,构筑国际商事纠纷协调解决体系。
在法治保护方面,天河区优化创新“天和”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探索遵循低价有偿原则的市场化调解服务机制。同时天河区强化规范透明监管,深化“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升级监管云平台;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容错机制,研究制定具有天河特色的区级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审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对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形成守信失信红黑目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阻”的信用惩戒监管局面。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