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讲述人生志愿,广东实名登记注册志愿者超1400万人

原标题:听他们讲述人生志愿,广东实名登记注册志愿者超1400万人

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 岳青 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5日下午,由团广东省委、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月系列活动“人生,应当有志愿”年度分享第二季在广东省文化馆举行,以志愿公益主题演讲的方式,讲述志愿广东的故事、传递志愿精神。线上通过主流直播平台同步播出,吸引了超150万观众观看。

直播间中,网友们积极参与互动,为志愿者点赞、向志愿者致敬。“志愿者有排面”“满满的仪式感”“因为有你 才了不起”等弹幕评论在直播间刷屏。

来自汕头福利院的基层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翁铄为这次分享会带来开放麦。 通讯员供图

广东是中国现代志愿服务主要策源地之一。据“i志愿”系统显示,全省实名登记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1400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达13.2万个,累计提供服务时长超7亿。平均每10个广东人就有1个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在陪伴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疫情防控、生态建设、扶老助残、应急救援、乡村振兴、大型赛会活动等,志愿者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活动中,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东省希望工程服务中心)主任庾月娥、佛山菠萝救援队理事长王治勇、深圳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莹莹、知名眼科医生陶勇、“西部计划”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万雅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王东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从不同角度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故事。

在震惊全国的伤医事件后不到半年,眼科医生陶勇就回到了医院。他分享说:“爱与希望,比光明更重要。光明只是帮助我们‘看见’,而爱和希望,才能支撑我们‘活下去’”。如今,陶勇和朋友一同发起了“光盲计划”,来帮助更多的盲童和失明人士在黑暗的世界中寻找色彩。

知名眼科医生陶勇通过视频连线作主题分享《心怀志愿,向光而行》。 通讯员供图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在演讲时所说:“爱,是一种创造,一种能力,一种实现。”面对着那些真实而急迫的需求,志愿者们往往的确需要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和应变力,去试试看。

西部计划志愿者万雅文在云南澄江支教的时候,走访了12所山村学校,创造了许多的“第一个”。云南大山里的冬夜其实很冷,她第一个发起“暖流计划”,通过募资为五所学校装上了热水器,还给每一个孩子配备了一个热水壶,为村里的孩子们装上了净水器。

“西部计划”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万雅文作分享。 通讯员供图

“这10年里,我和团队带领着志愿者们,对残障伙伴们进行了三万多人次的培训,2000多位重度残障伙伴,在我们的帮助下得以上岗就业。我们并不只是想为残障朋友们谋一份温饱,我们希望,每一个个生命,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莹莹表示,在这志愿服务过程中,这是一个成全他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我特别希望,志愿者精神不要成为谁的私藏品。我更希望它是一支短暂由我们保管的火炬。它要在我们的手里燃得更红更亮,然后经由我们,交给下一个人。”2008年王治勇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时常奔忙在为灾区运送物资的道路上。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降雨,王治勇和他的佛山菠萝救援队最早一个赶到,最后一个撤离,救援转移人数4096人。

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东省希望工程服务中心)主任庾月娥作分享。 通讯员供图

助人者,人恒助之。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庾月娥说:“在年轻时,能够拥有一段特别的经历,是会让人受益终身的——你去过老人院,就会对自家的老人以及亲情有些不同的理解;你做过助残服务,可能就会对身边的人多一份耐心和同理心;你到乡村支教过,也许你就更能感知到公平和机会的含义……”

“器官移植是一种技术,器官捐献则是一种文明。器官捐献,是人类对于人类的关爱,生命对于生命的珍惜。”来自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的王东平介绍说,每年,中山一院实施的移植手术大约200例,但是真正需要手术的,可能有700例。在整个社会来说,30万等待移植手术的病患中,只有一万人最终能够实施手术。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供体的缺乏。今年10月29日,广东省“i志愿”器官捐献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这将促使着更多的人关注和加入到器官捐献的志愿行动中来。